灌南县今年水稻种植面积52万余亩,全县秸秆年产量预计达53万吨,秸秆禁烧工作面广量大、点多线长,全县按照“不烧一把火、不冒一处烟、不污一条河、不黑一片田”的工作目标要求,以用促禁、疏堵结合,迅速落实一系列关键举措,通过加大宣传,明确责任,推进利用,加强巡查,确保秸秆禁烧工作不断向深处推进。
从今年9月起,灌南县多层次召开会议,对全县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在县、乡、村三级进行全方位宣传发动。县成立了全县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小组,并制定了详细实施方案和考核办法,先后印发《灌南县2013年度秋季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工作考核办法(征求意见稿)》、《灌南县2013年秋季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明确各乡镇、部门职责,全面落实综禁工作网络。
秋收以来,灌南县不断建立健全秸秆禁烧责任网络,县领导、县指导员、县督查组全天候24小时开展禁烧巡查工作,实行县级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村组、县工作组包重点干道、村组干部包田块的“四包”责任制,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网格化全覆盖监督防控体系。所有具体责任人24小时田头防守,所有督导组全方位巡查,所有群众全面参与监督,实现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全覆盖的责任网络。目前,县领导、县指导员、县督查组责任领导采取与乡镇一对一挂钩联系方式,深入一线检查,督促乡镇落实工作措施,查找漏洞和不足,并随车配备扫帚、铁锨、水桶等灭火工具,发现火点第一时间扑救;两个分片督查组每天深入乡村24小时督查,全面加强应急防控;县直各部门加强对县人民路、宁连高速、新港大道、产业大道等主要道路两侧巡查防控,全线不间断巡查;县行政执法局成立5个执法大队,每日至少4人一组,在分管责任片区不间断巡查,发现火点第一时间扑救;灌南县还在县环保局、县行政办公中心、县经济开发区、县交运局、新安镇、县临港产业区设6个瞭望点,以便发现火情第一时间反馈所在乡镇和督查组,及时进行现场核实和处置;设立禁烧举报电话,24小时受理群众举报,确保“不烧一把火、不冒一处烟、不污一条河、不堵一条路”。同时,由县住建局、文广体局、总工会、地震局、粮食局、科协等部门组成的联合督查组,也坚持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的方式,分片分乡镇全天候24小时开展指导、督查和服务工作,确保实现全面禁烧。
各乡镇迅速成立了由党政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工作领导小组,做到机构、人员、责任、经费“四落实”。成立秸秆禁烧联防队,组建高素质的应急队伍,首先加强农机现场作业监督管理,凡是不符合作业标准的农机具一律不准入场;在田间地头设立帐篷,每天24小时严防死守,切实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确保第一时间将秸秆焚烧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在重点路段、重点区域、田间村头张贴宣传标语、悬挂宣传横幅,向农户、农机手发放宣传信、告知书,组织农户签订秸秆禁烧承诺书,引导广大群众自觉理解支持秸秆综合利用、遵守禁烧规定。与此同时,加大秸秆焚烧行为的查处力度,对擅自焚烧秸秆的,立即制止,依法处理直接责任人;依法严查重处恶意纵火、不听劝阻的相关责任人,决不姑息迁就;对暴力抗法,或焚烧情节严重,造成大气污染事故、导致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做到有火必禁、有烟必查、有灰必究,坚决杜绝焚烧秸秆现象发生,坚决打好秸秆禁烧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