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6月17日,连云港全市小麦收割面积已超过种植面积的60%,其中机械化还田面积占收割面积的70%以上。今年夏收,我市加大秸秆还田力度,大幅提高了秸秆的综合利用率。
秸秆不过夜 浦南镇无秸秆可烧
6月17日上午,一台大型联合收割机、两台秸秆切碎还田机、一台反转灭茬机在浦南镇官阳村麦地里穿梭忙碌。没多久,几十亩的小麦就收割完毕,并播种上了水稻。机械的快速运作,秸秆在田里“不过夜”,基本上杜绝了焚烧秸秆的可能。
“还是机械化作业省时省力,我这十几亩的小麦1个多小时就完成了收割、秸秆还田、整地、播种,以往这需要10多天。”农户王伟乐滋滋地说,“这样还少了烧麦秆的浓烟,边上的邻居也不会再对我有意见了!”
今年夏收,浦南镇各行政村对收割机机手进行监督,规定麦茬不能超过7厘米。在小麦联合收割机上配带秸秆切碎还田机,将小麦秸秆切碎均匀覆盖地表,和小麦联合收割机作业时一次完成。小麦秸秆还田,既能增加土地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地的肥力,还能覆盖地表,起到保墒蓄水的作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田杂草的生长。另外,浦南镇还给造纸、加工隔墙板企业一定的财政补助,鼓励收购麦秆综合利用。
海州双管齐下 加大宣传综合利用
海州区从源头抓起,引导有实力的农户购买粉碎机、打捆机,全力服务于麦收工作。另外,对本土的、外来的农机手进行集中培训,加强管理,与机手签订责任书。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同时,所割麦茬不能超过10厘米。海州区通过提前谋划,协调解决农机数量,群众用水问题,搞好农机、水源调度,密切注意天气变化,确保收割一块、耙地一块、打水灌溉一块。禁烧期间,海州区做好物资器材保障,车辆携带灭火器时刻做好准备,统一调派,随时处置突发情况。
在做好秸秆综合利用的同时,海州区双管齐下做好宣传,让秸秆禁烧的观念深入农民的心中。各乡镇通过横幅、标语、广播等形式,形成良好的禁烧氛围。同时,通过与中小学联合,加强对学生保护环境教育并通过开展“大手拉小手,保护环境都动手”宣传活动,结合学校开设的法律知识宣传课,重点宣传秸秆禁烧相关知识,发放致学生家长一封信向学生、家长进行重点宣传。
扶持秸秆还田 转变生产方式
今年,我市各县区抓紧添置或改装农机装备,通过多渠道解决农机具紧缺问题,提高秸秆利用和夏收夏种的机械化作业水平。
今夏,我市通过落实补贴扶持政策,推动水稻机插秧发展。各县、区政府均出台相关政策,对新购步进式插秧机和乘座式插秧机给予作业补贴,确保政策扶持到位。部分县、区还对连片育秧、机插秧示范方以及重点推进乡镇等给予奖励补助。
各县区以水稻机插秧专业合作社为主体,农机大户以及其他服务组织为补充的水稻机插秧服务主体,已完全按照市场化机制进行运作,进一步加强了水稻机插秧推进力度。目前,全市机插秧专业合作社已达150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