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抓好农村秸秆禁烧工作,使秸秆出效益,让农民增收入。灌南县
田楼乡党委、政府动脑筋、想办法、下着子。
一方面筑巢引凤,
2008
年以前,六圩村村民殷树权以收棉花、加工皮棉为业。针对当地棉花面积不断锐减的实际情况,殷树权又开始寻觅其他致富途径。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路过射阳双灯造纸厂,经朋友介绍,稻麦秸秆是造纸的好原料,而且行情挺好。回来后他主动找到乡政府领导,把自己的想法作了汇报,得到了乡领导的赞同,乡里专门在本村靠近路口为其流转租赁了一块5亩多的土地,让他开始收购秸秆。去年4月,殷树权又投资2万余元,引进了秸秆压块生产线,将秸秆压块固化,这样一辆原本只能装10吨“泡货”的卡车,现在可装秸秆压块20吨左右,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头脑精明的殷树权通过对周边淮安、响水、灌云、赣榆等地调研,发现这些地方的大棚蔬菜户和水泥制品户特别多,每年防冻用的草帘大多数是从山东高价买来的,而且草帘一到冬天还比较紧缺。田楼乡党委政府帮助他又投资5万元购买了草帘机、地磅、吊车等设备,上了一条草帘生产线。由于他严把草帘质量关,而且对外销售价格低廉,因此吸引了周边不少客户主动上门订货。几年来,殷树权已销售各类秸秆2万余吨,销售额达160万多元。树权草业已成为富裕一方百姓的一个新型产业。
最近,浦二庄村3组村民刘洪学家的5亩水稻,还没有收就已经找到婆家,刚和树权草场订的合同。根据合同规定能收入1000块钱。
另一方面招商引资,
乡党委政府积极宣传灌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田楼的资源优势,功夫不负招商人,今年2月初,一位赣榆客商陈老板来田楼进行实地考察,她一眼就看中该乡新港大道南侧的地理位置,表示愿意投资办个秸秆收购加工厂,因此,双方一拍即合,不到2个月时间秸秆收购加工厂就正式投产,企业成功引进,使田楼等周边乡镇农作物秸秆有了理想的“婆家”,也让农民多了一份额外的经济收入。与此同时,位于该乡境内的连云港市天顺牧业有限公司是苏北最大的生猪肉牛养殖基地,每年需要大量的作物秸秆作为猪牛饲料,该公司拿出专项资金敞开收购农户秸秆。
乡里还落实了3个秸秆集中堆放点,12个临时堆放点。全乡今秋2.7万亩水稻大约产生9500吨秸秆,两家大型草场和天顺牧业签订购销合同的就能消化秸秆9000吨。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确保了全乡秸秆禁烧工作的成效。
(灌南县综禁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