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徐圩港区规划概要
连云港港徐圩港区位于连云港市南部小丁港至灌河口之间,是连云港目前大力发展的临港工业港区。徐圩港区规划的港区水陆域,即连云港市南部小丁港至灌河口之间港口岸线相关水陆域,重点是张圩港至埒子口段岸线及相应水陆域。徐圩港区是连云港港发展成为区域性中心港口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拓展港口功能、实现港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江苏省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四沿”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是苏北地区及周边部分省市发展外向型经济、加快工业化进程的重要依托。徐圩港区的主要功能定位:依托临港工业起步,逐步发展成为为腹地经济和后方临港工业服务的综合性港区,以干散货、液体散货和件杂货运输为主,逐步发展集装箱运输。同时具备装卸仓储、中转换装、运输组织、现代物流、临港工业、综合服务等多种功能。
2
、选址和布局合理性分析
(
1
)按照《连云港市环境保护第十二个五年规划》、《连云港市沿海开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规划区总体上为大气环境质量二类区域,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徐圩港区规划目标是空气环境质量稳定达到二级标准。规划区无重大环境空气污染源,主要是堆场散货扬尘、尾气排放、以及临港工业的特征污染废气影响,预测排放量不大,在采用清洁生产、节能减排的措施下,能够满足区域的环境空气功能区划要求。
(
2
)从规划内容来看,远期徐圩港区的交通将出现专门的疏港道路。此疏港道路目前建设地区没有大范围的居民区和环境敏感区,从噪声影响角度,道路布局合理。
(
3
)岸线资源既是港口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稀缺的环境资源。根据徐圩港区规划对岸线资源利用情况的分析,规划港口岸线占连云港市沿海大陆自然岸线(
176.5km
,包括赣榆县、连云港市区、灌云县和灌河口内岸线)总长度的比重较大,徐圩港区总体规划的实施将有利于连云港市更加有效的整合现有的岸线布局,改变目前岸线资源浪费、利用率低等现状,促进岸线更加有效、健康的使用。
(
4
)连云港徐圩港区总体规划与《连云港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8-2030
)》中关于港口的定位、规模、空间布局是完全一致的,连云港徐圩港区总体规划与《连云港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8-2030
)》的城市性质、城市职能、城市发展目标以及连云港都市区发展区建设指引是完全相符的,连云港徐圩港区总体规划与《连云港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8-2030
)》是相符的。
(
5
)徐圩港区是连云港港发展成为区域性中心港口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拓展港口功能、实现港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徐圩港区以干散货、液体散货和件杂货运输为主,逐步发展集装箱运输。徐圩港区应具备装卸仓储、中转换装、运输组织、现代物流、临港工业、综合服务等多种功能,并依托临港工业起步,逐步发展成为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管理高效、效益显著、文明环保的现代化、多功能的综合性港口。徐圩港区的规划目标与全国港口布局规划对连云港港的定位是相符的。
3、
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
①大气:本次环评分别在现有云湖商贸区、严三圩和太丰三圩布置
3
个大气监测点位,评价区域内
SO2
、
PM10
、
NO2
、
TSP
、非甲烷总烃等监测指标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要求。
②
地表水:
本次评价在复堆河布置了
3
个监测断面,南复堆河布置了
1
个监测断面,监测因子有:
水温、
pH
、
DO
、高锰酸盐指数、
COD
、
BOD5
、氨氮、总磷和石油类
。
监测结果表明,各监测断面监测因子均达到相应标准的要求。说明项目所在地地表水环境质量良好。
③海水:
本次评价在
排淡河河口、埓子口河口及港区
布置了
14
个监测断点,监测因子有:
高锰酸钾指数、悬浮物、石油类、硫化物、挥发酚、无机氮、亚硝酸氮、硝酸盐氮、溶解氧、
pH
、硒、镍、苯、甲苯、汞、镉、铅六价铬、总铬、砷、铜、锌。
监测结果表明,各监测点监测因子均达到相应标准的要求。说明项目所在地海水环境质量良好。
④噪声:
各监测点的声环境质量均达到国家相应《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的要求,区域声环境质量较好。
⑤地下水:
各监测指标均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的Ⅳ类标准,工业区地下水状况较好。
⑥土壤:
评价区域内土壤的各监测指标均能满足二级标准。
4、
环境影响预测结果
(1)大气环境影响
经预测,徐圩港区主要工业废气粉尘和非甲烷总烃等污染物最大落地浓度均可达标,对各关心点影响较小。本港区建设不会改变周围大气环境功能。
(2)地表水环境影响
徐圩港区污水可依托连云港市徐圩新区污水处理厂进行深度处理
,处理达标后排海
。
经预测,污水的排放对纳污海域影响较小,纳污海域可以满足《海水水质标准》三类标准要求,且埒子口养殖区距岸边较远,项目尾水基本不会影响周围海域的养殖区功能。
正常情况下污水厂排水不影响受纳水体的水环境功能,对水环境保护敏感目标影响较小,具有水环境可行性。
(3)声环境影响
根据徐圩港区规划,在道路及岸线两侧均将进行绿化工程,资料表明,10米宽的松树和杉树林可降低噪声2.8~3.0 dB(A);10米宽30厘米高的草坪,可降低噪声0.7 dB(A);单层绿篱可降低噪声3.5 dB(A)左右,双层绿篱则可降低噪声5 dB(A)。如果在主要道路两侧建设10~40米宽的立体防护绿化带,这样就可降低交通噪声5~15 dB(A)。如噪声降低15dB(A),则昼、夜间所有道路两侧40米外声环境质量将全部达标。建议在道路及岸线两侧均将实行绿化工程。
(4)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
工业园一般固废按照循环经济思想的指导,立足回收再利用,开发上下游产品,实现资源化,不能回收利用的进行储存和处置。危险固废经过收集后送有资质的危险固废处置单位进行安全处置。固废可做到零排放,对区域环境影响较小。
(5)生态环境影响
徐圩港区在开发施工过程中,对水生生态的影响主要限定在建构筑物施工范围内,通过港池挖掘、码头打桩和疏浚抛泥直接破坏底栖生物生境,掩埋底栖生物栖息地;其次由于挖掘、打桩和疏浚抛泥致使施工的局部水域悬浮物增加,施工过程带来油污和重金属对附近海域水生生物造成毒害等等。
在建设项目施工结束后,底栖生物群落将很快恢复到接近正常水平;在具体项目运营期间,挖掘、打桩和抛泥作业停止,对渔业资源产生的直接影响随即消失。此外,鉴于压载水的特殊性,应注意加强对船舶压载水的管理,避免外来生物入侵造成的环境污染事故。
(6)社会经济影响
在实施徐圩港区规划过程中应保障受规划实施直接影响的渔民的正常生活。在徐圩港区规划详规阶段,徐圩港港口管理部门应组织专门调查,评估因规划的实施对渔业资源和渔业生产的造成的负面影响,会同渔业主管部门制定补偿方案,在规划实施过程中按计划同步实施渔民安置、补偿计划
。
5
、基础设施符合性论述
(
1
)污水处理
从清洁生产和节约资源的角度,评价建议在条件成熟时,各作业区部分生产废水经预处理后可进行回用,废水回用执行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18920-2002)。
徐圩港区污水可以直接依托连云港市徐圩新区污水处理厂进行深度处理,处理达标后排放,港区内不新增设排污口,因此,规划的实施不会对复堆河及埒子口海域水环境产生显著影响。
6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要点
综上所述,连云港港徐圩港区的建设符合连云港市城市总体规划,其功能定位考虑了当地区位和资源优势,总体布局和功能定位基本合理;区内实行污水集中处理;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较好,主要环保基础设施规划完备,污染控制措施可行,进区项目控制条件明确,污染物排放对环境影响较小,各类环境功能区的环境目标可以实现;第一次公众参与结果表明公众对该园区建设持支持态度;环境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在认真落实本报告提出的各项措施的前提下,连云港港徐圩港区的建设具有环境可行性。
7
、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
(1)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
调查的主要范围是公众对港区建设内容的了解程度、公众对港区建设的态度、对公众担心的问题以及就该港区的建设提出的环保建议和要求。公众参与的对象包括以下团体和个人:
①港区建设直接影响到的或者生活在附近受间接影响的自然人或法人:拆迁的企业、居民、农户;
②预期要获得收益的或承担风险的商贸开发者。相关的企事业单位;
③有关专家:广义上来说,可以是环境保护主义者到那些想保证开发活动尽可能有效地与环保的需求相结合的人;
④社区及政府部门;
⑤其它感兴趣的个人或团体:关心连云港港徐圩港区建设的社会公众。
(2)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包括
(1)
你认为港区的开发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吗?
(2)
要保持港区良好的投资环境,你认为港区建设中最重要的环境问题是什么?
(3)
您认为港区的总体布局是否合理?
(4)
您认为港区目前水环境质量现状如何?
(5)
您认为当地空气质量现状如何?
(6)
您认为当地声环境现状如何?
(7)
您认为港区的开发对水环境影响的最主要因素为?
(8)
你认为港区的开发建设对你的生活环境产生何种影响?
(9)
你认为港区的开发建设会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如何?
(10)
你认为港区的建设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如何?
(11)
你认为港区的开发对基础设施(如道路交通、文教、供水)的影响如何?
(12)
你认为港区的建设对社会安定的影响如何?
(13)
您对港区建设持何种态度?
(14)
你对港区建设有何其他意见及建议?
8
、项目环评公示期间公众意见受理的通讯方式
:
为确保公示期间,公众可以顺畅地将对本项目的意见及时反馈,特公布相关部门意见受理的通讯方式。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为
2012
年
3
月
5
日至
2012
年
3
月
15
日。
建设单位、环评单位名称和联系方式
1
、建设单位:连云港市港口管理局(甲方)
联系人:
王志国
联系电话:
0518
-82387320
2
、环评单位: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乙方)
资质证书编号:国环评甲字第
1901
号
联系人:简工
联系电话:
025-85287100
传真:
025-85287259
E-Mail
:
jianwu-007
@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