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评价工作原则 
       
 
        
        通过回顾性评价,对照江苏灌云经济开发区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和批复要点,排查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和区域环境制约因素,明确解决方案,从环境保护角度,优化布局,督促配套环保基础设施的实施与完善,指导入区项目的环境管理工作,有效解决区域开发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 
       
 
        
        二、江苏灌云经济开发区概况 
       
 
        
        江苏灌云经济开发区(原灌云县工业经济区)于 
        2006 
        年 
        4 
        月 
        15 
        日由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由原先的灌云县工业经济区更名为江 
        苏灌云经济开发区,《江苏灌云经济开发区环境影响报告书》于 
        2007 
        年 
        2 
        月取得江苏省环保厅的批复(苏环管 
        [2007]41 
        号)。 
       
 
        
        区内以一类工业轻工纺织、机电等轻污染行业为主,二类工业为辅,集医药、电子、纺织、通信和其它现代制造业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的开发区。 
       
 
        
        园区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设施基本到位,但供热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目前已建成日供应 
        1.5 
        万吨的自来水厂,开发区内现有企业均实现接管,污水由管网收集后送入灌云县污水处理厂处理,供热管网与集中供热还未建成。 
       
 
        
        三、园区建设存在问题、制约因素 
       
 
        
        ( 
        1 
        )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区域内目前尚无集中供热设施。 
        部分企业自建的临时供热锅炉采用烟煤作为燃料,但均采取了除尘措施。入区企业生产废气经有效处理后均达标排放。区内未考虑中水回用等措施。 
       
 
        
        ( 
        2 
        )企业污染控制措施 
       
 
        
        区内企业自建有不少燃煤临时锅炉;区内企业锅炉未采取有效的脱硫措施;区内部分企业未设置 
        COD 
        在线监测仪;区内大多企业排污口设置不规范。 
       
 
        
        ( 
        3 
        )生态建设 
       
 
        
        现状部分片区之间未设置绿化隔离带,居住用地与工业用地间绿化林带或空间防护过渡带不足 
        100 
        米,距原环评规划与批复要求尚有一定的差距。 
       
 
        
        ( 
        4 
        )现状环境质量 
       
 
        
        大气环境各因子中 
        SO2 
        、 
        NO2 
        、 
        TSP 
        、 
        PM10 
        等浓度虽未超标,但多数监测点的浓度增加;各河道监测断面污染物均达标,东门河断面有机物浓度变化较大;声环境基本能达到相应的环境质量标准。地下水除高锰酸盐外,均能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93)  
        II 
        类标准;土壤中各监测因子均能达到相应标准。 
       
 
        
        ( 
        5 
        )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 
       
 
        
        园区目前仅有部分企业进行清洁生产审核。在循环经济方面,园区内产业链衔接和资源再生利用、循环利用程度较低,园区正在加大力度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高效利用的产业链,并积极引导和鼓励区内企业建立 
        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 
       
 
        
        ( 
        6 
        )环境管理 
       
 
        
        原环评及批复中规定的开发区例行环境监测方案落实尚不到位,部分监测项目根据实际情况有所改动,监测设备不足。园区未建立完善的工业固废管理系统。对开发区产业定位限制不严,区内企业的环评、环保验收及排污申报工作还不完善。 
       
 
        
        四、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要点 
       
 
        
        ( 
        1 
        )总体要求 
       
 
        
        完善区域总体规划,按照总体规划、原环评批复及产业政策要求,并根据园区内实际发展情况逐步淘汰投资规模小、生产工艺落后、污染重的企业,引进投资规模大、生产工艺先进、污染轻的企业。合理布局企业分布,对于分散的同类型企业加快集聚。实行绿色招商,提高企业入区门槛指数。对排污大的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产业升级,以削减其总量、结合园区总量控制的要求,通过区域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寻找适当的总量削减和平衡途径。 
       
 
        
        ( 
        2 
        )严格招商选商 
       
 
        
        在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 
        年本)》、《江苏省工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苏政办发 
        [2006] 140 
        号)、《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 
        2004 
        年)、《省政府关于印发推进环境保护工作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苏政发 
        [2006]92 
        号)、《关于切实做好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工作的通知》(苏环管 
        [2006]98 
        号)等产业政策,原规划、环评及批复要求基础上,鼓励工艺先进、清洁生产和环境管理水平高的企业进行改扩建;鼓励清洁生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低能耗、低污染的项目进区; 
        严禁三类工业进入开发区,特别是杜绝引进有持久性有机污染、排放恶臭及其他有毒气体的项目,杜绝高污染、高风险和高投入、低产出的项目 
        。 
       
 
        
        ( 
        3 
        )完善园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园区集中供热中心建设,以期尽早拆除企业自建的燃煤锅炉;加快推进区域污水管网、供热管网的建设进程,尽快覆盖整个园区。 
       
 
        
        ( 
        4 
        )企业污染控制措施的整治 
       
 
        
        未验收企业尽快验收;未按照要求设置事故池、未安装 
        COD 
        在线监测仪企业应按要求尽快完善;区内相关企业尽快完善排污口规范化工作;加快区内企业锅炉的脱硫除尘措施改造进度;限期拆除或改造临时锅炉;要求所有企业实施 
         “ 
        清污分流 
        ” 
        管网改造。 
       
 
        
        ( 
        5 
        )生态建设 
       
 
        
        加大风景林栽植和景观设施配置,使符合生态园区的规划要求;针对区内各种绿地类型道路绿地、生产防护绿地、单位附属绿地、公共绿地的不同功能特点,采用多样的绿化形式,不仅要进一步提高其绿地覆盖率,而且从绿地景观质量上达到一个新的台阶。 
       
 
        
        ( 
        6 
        )环境管理 
       
 
        
        园区一方面应加强与灌云县环境监测站合作,如期开展监测,加大对区内生态环境的监控力度;另一方面需要添加一定的监测设备,提升自身的监测能力。 
       
 
        
        ( 
        7 
        )加快生态型工业园区建设步伐 
       
 
        
        积极构建生态型产业链,增强江苏灌云经济开发区工业体系的稳定性和柔度。优化产业结构,逐步达到各支柱产业之间协调发展、相互促进,提高园区抗市场冲击的能力。改善投资结构,提高科技含量,增强竞争力。 
       
 
        
        五、回顾性环境影响评价结论要点 
       
 
        
        江苏灌云经济开发区内主要产业以 
        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文体用品制造业等一类工业为主,有条件准入医药制造、机械器材的精细加工制造业、轻污染类型的食品添加剂、化妆品添加剂制造业及其它制造业, 
        但部分企业清洁生产水平较低,园区总体清洁生产水平和循环经济水平有待提高,与环保主管部门的要求和生态型工业园区的标准尚有一些差距。园区建区以来实施了一系列环境整治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区域污染问题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环境质量仍不容可观。区域集中供热中心正在筹建中,其它环保基础设施基本建设到位,产业定位基本符合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要求。 
       
 
        
        综上分析,园区通过贯彻循环经济理念,进一步科学招商选商,构建生态型产业链,优化废水收集管理体系和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落实节能减排任务,加强建成区内各河道的综合整治工作,加强废气特别是无组织排放废气的管理,严格能源结构管理,落实生态建设要求,强化环境管理体制的前提下,污水处理、集中供热等基础设施有效地运行,各类污染物排放得到较好的控制,对区域及各保护目标的环境影响可进一步降低,区域环境基本能够满足功能要求,可实现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 
       
 
        
        六、公众查阅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的方式 
       
 
        
        公众可采取网上留言、电话告知等方式查阅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并与评价单位联系。 
       
 
        
        七、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 
       
 
        
        本公示发布后的 
        10 
        个工作日内。 
       
 
        
        八、委托单位联系方式 
       
 
        
        委托单位: 
        江苏灌云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联系人:杨海洋 
                 
        联系电话: 
        0518- 
        88784422 
       
 
        
        联系地址: 
        江苏灌云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九、评价单位联系方式 
       
 
        
        评价单位:连云港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联系地址:连云港市新浦区朝阳中路 
        8 
        号,邮编 
        222001 
       
 
        
        联系人:杨 
          
        帅 
                   
        联系电话: 
        0518-85521406 
       
 
        
        电子邮件: 
        yangsh31 
        @qq.com 
        , 
            
        传真: 
        0518-8552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