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2025年9月25日我局拟对下列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现将有关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5年9月25日-2025年9月30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联系电话:0518-85868035(政务服务大厅)
传真:0518-85868035
通讯地址:连云港市凌州东路9号政务服务中心35号生态环境局窗口
邮编:222000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单位 |
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1 |
江苏连云港晶都110千伏变电站3号主变扩建工程 |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江苏东海经济开发区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连云港供电分公司 |
110kV晶都变现有2台主变,现状主变容量为2×50MVA(#1、#2),本期扩建#3主变容量为50MVA,#3主变10kV侧新增2套电容器组(2×4MVar),建成后110kV晶都变主变规模为3×50MVA(#1、#2、#3),主变户内布置。晶都变现状110kV配电装置采用户内GIS布置,现有110kV电缆出线(间隔)2回,本期扩建1回110kV预留#3主变进线间隔。 |
①噪声:施工期选用低噪声施工设备,尽量错开高噪声设备使用时间。运行期110kV晶都变主变采用低噪声设备,户内布置,合理布局,同时通过建筑墙体及围墙隔声、距离衰减等,确保变电站的厂界噪声均能达标。 ②废气:施工场地设置围挡,对裸露地面及易起尘的物料覆盖防尘网并定期洒水,减少地面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③电磁环境:110kV变电站采用全户内布置,对带电设备安装接地装置,主变及电气设备合理布局,保证导体和电气设备安全距离,降低对周围电磁环境的影响。 ④废水: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依托租用民房已有的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运行期变电站日常巡视及检修等工作人员产生的少量生活污水经站内化粪池处理后,定期清理不外排。本项目110kV变电站不新增工作人员,不新增生活污水产生量。 ⑤固废:施工期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由环卫部门定期清理。运行期变电站巡视及检修人员产生的少量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由环卫部门定期清理。本项目不新增工作人员,不新增生活垃圾产生量;废变压器油、废铅蓄电池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回收处理。 ⑥生态环境:施工结束后,应及时清理施工现场,对项目施工临时用地进行恢复,恢复临时占用土地原有使用功能;运行期做好环境保护设施的维护和运行管理,加强巡查和检查,强化设备检修维护人员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并严格管理,避免对项目周边的自然植被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
2 |
江苏连云港赣榆110千伏变电站改造工程 |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青口镇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连云港供电分公司 |
110kV赣榆变现有2台主变,现状主变容量为2×50MVA(#1、#2),户外布置,110kV配电装置采用户外PASS,110kV出线(间隔)2回,架空出线,采用内桥接线。 本项目将原110kV户外PASS配电装置改造为户外GIS配电装置,扩建2回110kV出线(间隔),接线方式由内桥接线改造为单母线分段接线。 本项目建成后,110kV赣榆变主变设备不变(2×50MVA),户外布置,110kV配电装置为户外GIS,110kV出线(间隔)4回,架空出线,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 |
①噪声:施工期选用低噪声施工设备,尽量错开高噪声设备使用时间。运行期变电站保持原有布局,不新增高噪声设备,变电站的厂界噪声均能达标。 ②废气:施工场地设置围挡,对裸露地面及易起尘的物料覆盖防尘网并定期洒水,减少地面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③电磁环境:变电站110kV配电装置由PASS布置改造为了GIS布置,本期对配电装置进行优化,降低了对周围电磁环境影响,对带电设备安装接地装置,电气设备合理布局,保证导体和电气设备安全距离,降低变电站对周围电磁环境的影响。 ④废水:施工产生的少量施工废水经临时沉淀池处理后回用,不外排;施工生活污水依托居住点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运行期变电站日常巡视及检修等工作人员产生的少量生活污水经站内化粪池处理后,定期清理不外排。本项目110kV变电站不新增工作人员,不新增生活污水产生量。 ⑤固废:施工期建筑垃圾按建筑垃圾有关管理要求及时清运;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由环卫部门定期清理,拆除的电气装置等由供电公司统一回收。运行期变电站巡视及检修人员产生的少量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由环卫部门定期清理。本项目不新增工作人员,不新增生活垃圾产生量;废变压器油、废铅蓄电池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回收处理。 ⑥生态环境:施工结束后,应及时清理施工现场,对项目施工临时用地进行恢复,恢复临时占用土地原有使用功能;运行期做好环境保护设施的维护和运行管理,加强巡查和检查,强化设备检修维护人员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并严格管理,避免对项目周边的自然植被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
3 |
江苏连云港演马110千伏输变电工程 |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黄川镇、青湖镇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连云港供电分公司 |
(1)演马110kV变电站新建工程。本期新建主变2台(利旧110kV欢墩变),户外布置,容量为2×50MVA,远景3台主变,容量为3×50MVA,电压等级为110kV/10kV;110kV配电装置采用GIS户内布置,本期110kV架空出线4回(备用2回),远景架空出线4回。(2)新青~演马110kV线路工程。建设新青~演马110kV线路,1回,新建架空线路路径全长约7.7km,其中新建110kV同塔双回架空线路(本期1回,预留新青~白塔110kV线路1回)路径长约6.1km,同塔双回(1回备用)架空线路路径长约1.4km,单回架空线路路径长约0.2km。恢复110kV同塔双回架空线路路径全长约0.17km(本期1回,预留新青~白塔110kV线路1回);恢复110kV同塔双回架空线路长约0.23km(本工程新建杆塔T26~110kV新槐84D线/新庄84E线33#段)。新建和恢复架空线路导线型号为JL3/G1A-400/35。(3)蔷薇~演马110kV线路工程。建设蔷薇~演马110kV线路,1回,新建架空线路路径全长约2.27km,其中新建110kV同塔双回架空线路(本期1回,预留新青~白塔110kV线路1回)路径长约0.39km,同塔双回(1回备用)路径长约1.67km,单回架空线路路径长约0.21km。恢复110kV双设单挂架空线路路径全长约0.27km。新建和恢复架空线路导线型号为JL3/G1A-400/35。(4)新青~白塔110kV线路工程。建设新青~白塔110kV线路,1回,新建架空线路路径全长约6.6km,均为利用已建杆塔补挂1回导线。其中利用新青~演马110kV线路工程新建杆塔补挂导线形成同塔双回路径长约6.1km,利用蔷薇~演马110kV线路工程新建杆塔补挂导线形成同塔双回路径长约0.39km,两端分别利用新青~演马110kV线路工程和蔷薇~演马110kV线路工程新建杆塔补挂导线形成单回架空线路路径长约0.11km(一档线)。恢复110kV双设单挂架空线路路径全长约0.32km,利用新青~演马110kV线路工程新建杆塔补挂恢复110kV架空线路路径全长约0.17km。新建和恢复架空线路导线型号为JL3/G1A-400/35。(5)拆除工程。本项目需拆除现状110kV新槐84D线/新庄84E线18#—33#段同塔双回架空线路长约5.0km,拆除杆塔15基。拆除现状110kV蔷白749线62#—64#双设单挂架空线路长约0.4km,拆除110kV蔷白749线63#杆塔1基。 |
1、施工期生态影响 本项目建设对生态的影响主要为土地占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 施工期采取加强对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环保教育,提高其生态环保意识;严格控制施工临时用地范围,尽量利用现有道路运输设备、材料等,新建临时施工道路采用钢板铺垫,项目建设对周围生态影响较小。 2、施工期声环境影响 演马110kV变电站新建、架空线路施工会产生施工噪声,主要有运输车辆的噪声以及场地平整、基础开挖、线路施工中各种机具的设备噪声等。 施工合同中明确施工单位的噪声污染防治责任,施工单位制定污染防治实施方案,并采用低噪声施工设备指导名录中的施工机械设备,设置围挡;加强施工管理,文明施工,错开高噪声设备使用时间,不在夜间施工,可进一步降低施工噪声影响。通过采取以上噪声污染防治措施,以确保施工场界噪声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的限值要求。 3、施工扬尘 施工扬尘主要来自土建施工的开挖作业、材料的运输装卸、施工现场内车辆行驶时产生的扬尘等。 施工过程中,车辆运输散体材料和废弃物时,必须密闭,避免沿途漏撒;加强材料转运与使用的管理,合理装卸,规范操作;对进出施工场地的车辆进行冲洗、限制车速,减少或避免产生扬尘;施工现场设置围挡,施工临时中转土方以及弃土弃渣等要合理堆放,定期洒水进行扬尘控制。施工结束后,按“工完料尽场地清”的原则立即恢复土地原貌,减少裸露地面面积。确保场地扬尘能够满足《施工场地扬尘排放标准》(DB32/4437-2022)中相关要求。 4、施工期地表水环境影响 本项目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主要为少量施工废水和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 演马110kV变电站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经临时化粪池处理后,定期清运,不排入周围环境;线路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排入居住点化粪池,定期清运。演马110kV变电站内设置临时沉淀池,施工废水经隔油、沉淀处理后回用不外排;线路施工产生的少量泥浆水经临时沉淀池去除悬浮物后回用不外排。 通过采取上述环保措施,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不会影响周围水环境。 5施工期固体废物环境影响 本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及开挖的土方、拆除的杆塔和导线等,若不妥善处置,不仅污染环境而且破坏景观。 加强对施工期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的管理,施工期间施工人员产生的少量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委托地方环卫部门及时清运;施工单位编制并落实建筑垃圾处理方案,建筑垃圾委托相关的单位运送至指定受纳场地;拆除的杆塔、导线由供电公司物资部门回收处理。 6运营期生态影响 本项目在运营期将有设备检修维护人员定期巡查、检修,在强化设备检修维护人员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并严格管理后,项目运行对周围生态没有影响。 7运营期电磁环境影响 变电站和高压线路在运行时,由于电压等级较高,带电结构中存在大量的电荷,因此会在周围产生一定强度的工频电场,同时由于电流的存在,在带电结构周围会产生交变的工频磁场。本项目在认真落实电磁环境保护措施后,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对线路周围及敏感目标处的电磁环境影响很小,投入运行后线路周围及敏感目标处的电磁环境能够满足相应评价标准要求。 8运营期声环境影响 演马110kV变电站本期利旧主变为低噪声主变,采用低噪声风机和空调外机等,确保变电站的四周厂界噪声稳定达标;本工程架空线路建设时通过选用加工工艺水平高、表面光滑的导线减少电晕放电等措施,以降低可听噪声。 9.运营期环境风险分析 演马110kV变电站运行期正常情况下,变压器无漏油产生。一旦发生事故,事故油及油污水经事故油坑收集后,通过排油管道排入事故油池,事故油由国网连云港供电公司回收利用,不能回收的事故油和油污水最终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理处置,不外排。事故油池、事故油坑及排油管道均采取防渗防漏措施,确保事故油及油污水在贮存过程中不会渗漏。因此,演马110kV变电站运行后的环境风险可控。 |
4 |
连云港华润青口光伏项目配套220千伏送出工程 |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宋庄镇、青口盐场境内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连云港供电分公司 |
(1)华润青口光伏升压站~三洋220kV线路工程:新建单回架空线路路径长约0.3km。新建杆塔1基。 导线采用2×NRLH60/LB20A-400/35铝包钢芯耐热铝合金绞线;地线采用2根48芯OPGW-150复合光缆。 (2)三洋220kV变电站220kV间隔扩建工程:220kV三洋变扩建1回220kV出线间隔(利用东起第三个间隔)至华润青口光伏升压站。 |
①噪声:施工期选用低噪声施工设备,尽量错开高噪声设备使用时间。运行期架空线路通过选用表面光滑的导线、保持足够的导线对地高度,运行期做好设备维护,加强运行管理,以降低对周围声环境的影响。 ②废气:施工场地设置围挡,对裸露地面及易起尘的物料覆盖防尘网并定期洒水,减少地面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③电磁环境:架空线路通过保持足够的导线对地高度,优化导线相间距离以及导线布置,以降低对周围电磁环境的影响。 ④废水:施工废水排入临时沉淀池处理后回用不外排;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依托施工人员居住点污水处理设施处理。 ⑤固废:施工期建筑垃圾按建筑垃圾有关管理要求及时清运;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由环卫部门定期清理。 ⑥生态环境:需要进行地表土开挖等作业,会破坏少量植被,待施工结束后,拟立即恢复临时占地上的植被,减少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运行期做好环境保护设施的维护和运行管理,加强巡查和检查,强化设备检修维护人员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并严格管理,避免对项目周边的自然植被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
5 |
海州区100兆瓦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110(10)千伏送出工程 |
连云港市海州区板浦镇 |
连云港聚源新能源有限公司 |
110kV线路路径总1.075km,其中新建单回架空线路路径长0.045km(其中升压站站界外约0.015km),恢复双回架空线路1.03km,新建2基杆塔,拆除1基杆塔。 |
①生态环境:严格控制施工场地和临时占地范围;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工期,避开雨雪天气土建施工;开挖作业时采取分层开挖、分层堆放、分层回填的方式,做好表土剥离、分类存放;拆除杆塔时清除地下1m左右的混凝土,然后进行覆土以满足恢复植被要求;严禁施工期污水排入附近乡干河,严禁在水体中冲洗施工机械;施工结束后,应及时清理施工现场,及时对新建和拆除塔基周围、临时施工占地进行绿化、硬化或用地恢复。 ②噪声:施工时采用低噪声施工设备,优化施工机械布置,错开高噪声设备使用时间,设置硬质围挡,加强施工管理,禁止在夜间和午休期间施工。运营期架空线路通过选用表面光滑导线,保持足够的导线对地高度,优化导线相间距离以及导线布置,以降低输电线路运行噪声的影响。 ③电磁环境:输电线路通过保持足够的导线对地高度,优化导线相间距离以及导线布置,以降低输电线路对周围电磁环境的影响。架空输电线路线下的耕地、道路等场所应设置警示和防护指示标志。 ④水环境:施工人员居住在施工点附近租住的房屋内,生活污水纳入居住点的污水处理设施处理;线路施工废水经泥浆沉淀池去除悬浮物后,循环使用不外排,沉渣定期清理。运营期线路不产生废水。 ⑤固废:施工期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由环卫部门清运;建筑垃圾分类收集、统一清运;拆除的金具及杆塔等由建设单位统一回收处理,塔基基础拆除产生的废弃混凝土应送至指定的地点回填或堆放。运营期线路不产生固废。 ⑥大气环境:施工期施工场地设置围挡,运输散体材料时密闭,弃土弃渣等合理堆放,定期洒水,施工结束后,及时进行绿化、硬化或用地恢复,以减小施工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运营期不产生废气。 |
主办:连云港市生态环境局 承办:连云港市环境监测监控中心
网站备案号:3207050121 苏ICP备2023017687号网站标识码:3207000018
苏公网安备 32070502010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