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2025年11月19日我局拟对下列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现将有关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5年11月19日-2025年11月25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联系电话:0518-85868035(政务服务大厅)
传真:0518-85868035
通讯地址:连云港市凌州东路9号政务服务中心35号生态环境局窗口
邮编:222000
|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单位 |
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1 |
灌云县洋桥农场13MW/26MWh储能调峰项目(220kV升压站) |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圩丰镇洋桥农场 |
连云港润洋新能源有限公司 |
本项目新建1座升压站,主变户外布置,电压等级为220kV,本期新建2台主变,主变容量为150MVA(1#)+100MVA(2#),220kV配电装置采用户外GIS布置,220kV出线3回,35kV出线13回(光伏出线10回,储能出线3回)。 |
①噪声:施工期选用低噪声施工设备,尽量错开高噪声设备使用时间。运行期采用低噪声设备,采用基础垫衬减振材料,合理布局,声源相对集中布置,充分利用场地空间以衰减噪声,通过围墙隔声等,确保升压站的四周厂界噪声稳定达标。 ②废气:施工场地设置围挡,对裸露地面及易起尘的物料覆盖防尘网并定期洒水,减少地面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③电磁环境:本项目220kV配电设备采用GIS布置,主变及电气设备合理布局,保证导体和电气设备安全距离,降低对周围电磁环境的影响。运行期做好运行管理,确保升压站周围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均能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 8702-2014)相应限值要求。 ④废水:施工废水经临时沉淀池澄清后现场回用,用于后续车辆清洗或喷洒抑尘,不外排;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排入临时化粪池处理后定期统一清理,不外排。运行期升压站值班人员生活污水经站区内污水处理装置处理后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不外排。 ⑤固废:施工期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由环卫部门定期清理。运行期站区内设置垃圾桶,生活垃圾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及时清运。配套建设储能系统,产生的废磷酸铁锂电池委托有资质单位回收利用;废铅蓄电池、废变压器油在危废仓库暂存,定期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 ⑥生态环境:施工结束后,应及时清理施工现场,对项目施工临时用地进行恢复,恢复临时占用土地原有使用功能;运行期做好环境保护设施的维护和运行管理,加强巡查和检查,强化设备检修维护人员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加强对值班人员的环保意识教育,严禁向周围水体排放污水,并严格管理,避免对项目周边的自然植被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
2 |
连云港市赣榆区中医院新建1台DSA应用项目 |
连云港市赣榆区黄海路47号 |
连云港市赣榆区中医院 |
连云港市赣榆区中医院拟在新院区医技病房综合楼1层新建1间DSA机房及辅助用房,并在该DSA机房内配备1台DSA(最大管电压≤125kV,最大管电流≤1000mA,设备型号待定),用于放射诊断及介入治疗,本项目DSA属于Ⅱ类射线装置。 |
主要环境影响: DSA在工作状态下会发出Χ射线,拟配置的DSA最大管电压≤125kV、最大管电流≤1000mA。DSA运行时,X射线球管出束产生的X射线对周围公众及辐射工作人员产生辐射影响。Χ射线在零和曝光管电压之间,为连续能谱分布,其穿透能力与X射线管的管电压和出口滤过有关。辐射场中的X射线包括有用线束(主束)、漏射线和散射线。由于射线能量较低,不必考虑感生放射性问题。 辐射安全措施: 1、防护措施: 四面墙:200mm轻质砖+40mm硫酸钡涂料;顶棚:150mm混凝土+4mm铅板;地面:200mm混凝土+40mm硫酸钡涂料;防护门:内衬4.0mm铅板;观察窗:4.0mm铅当量铅玻璃。2、本项目DSA机房入口处拟设置“当心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和中文警示说:推拉门设置防夹装置,平开门设置自动闭门装置,患者通道防护门上方拟设置工作状态指示灯,并安装“射线有害、灯亮勿入”可视警示语句的灯箱,且工作状态指示灯与防护门能有效联动,在防护门关闭的情况下,工作状态指示灯才亮。3、DSA控制室拟设置对讲装置、观察窗。4、DSA控制室墙上拟设置DSA控制室操作台上拟设置1个急停按钮,机房内的治疗床边操作面板自带1个急停按钮,各急停按钮均与X射线系统连接,在出现紧急情况时,按下急停按钮即可停止X射线出束。5、医院已拟为本项目配备1台辐射巡测仪,2台个人剂量报警仪。辐射工作人员工作时将佩带个人剂量计,每三个月及时将剂量计送检,并建立个人剂量档案。6、医院拟为DSA项目辐射工作人员及受检患者配备铅橡胶围裙、铅橡胶围脖、铅防护眼镜(不低于0.5mm铅当量)及介入防护手套(不低于0.025mm铅当量)等个人防护用品;DSA设备配套铅悬挂防护屏、床侧防护帘(不低于0.5mm铅当量)防护用品。 |
3 |
灌南城东医院有限责任公司新增两台DSA项目 |
灌南县太仓路东侧地块二,东至丽景天城西围墙,南至灌南仁慈医院,西至太仓路,北至丽景天城西出口东西通道(苏淮驾校) |
灌南城东医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为满足医疗需求,医院计划在1#门诊医技楼一层介入中心新建两座DSA机房,并分别配备一台DSA用于诊断及介入治疗。 |
一、主要环境影响 DSA开机出束时产生X射线。 二、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辐射安全措施: 本项目两间导管室拟设置相应的辐射安全装置和保护措施,主要包括:(1)在两间导管室的控制台处设置观察窗和对讲装置,以便于观察到受检者状态及防护门开闭情况和控制室人员与手术室内人员保持沟通;(2)在电动防护门上设置工作状态指示灯,警示灯箱处设置警示语句,如“射线有害、灯亮勿入”,并在醒目位置张贴“当心电离辐射”以及放射防护注意事项;(3)在电动防护门上设置门-灯联锁装置,工作状态指示灯与防护门能有效联动,采取曝光时关闭防护门的管理措施;导管室内各手动防护门设置自动闭门装置;(4)在电动防护门上设置防夹装置;(5)在导管室内诊断床上、控制台上设置急停按钮;(6)为本项目DSA辐射工作人员配备双个人剂量计;(7)为参与介入手术的辐射工作人员配备一系列防护用品;(8)在机房各手动防护门上张贴电离辐射警告标志。 本项目DSA设备自带一系列固有安全措施,主要包括: a)系统控制器:系统控制器安装在控制室内,主要控制开关机和图像处理相关的功能。b)光谱过滤技术:本项目设备通过金属过滤片(如铜、铝)优化X射线能谱,降低辐射剂量并提高图像质量,本项目设备的X射线管组件滤过为2.5mm铝。c)脉冲透视技术:通过高压发生器精确控制X射线管的电压和电流,实现短脉冲发射。同时在介入手术过程中,工作人员可通过图像采集系统与X射线脉冲同步,确保每个脉冲都能捕获有效图像。根据手术需求动态调整脉冲频率(如高帧率用于心脏介入,低帧率用于外周血管)。 介入手术需要长时间的透视和大量的摄片,因此在评估介入放射的效应和操作时,根据辐射防护“三原则”,医院应在以下方面加强对介入放射的防护工作:a)操作中减少透视时间和减少照相的次数可以显著降低工作人员的辐射剂量;b)一般说来,降低病人的剂量的措施可以同时降低工作人员的辐射剂量,应加强对介入人员的培训,包括放射防护的培训,参与介入的人员应该技术熟练、动作迅速,以减少病人和介入人员的剂量;c)本项目不仅限于介入手术医生,也包括周围护理人员,都应开展个人剂量监测,应结合个人剂量监测的数据采取措施,控制和减少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d)引入的DSA及配套设备必须符合国际的或者国家的标准,满足各种特殊操作的要求,其性能必须与操作性质相符合;设备应该常规调节到满足低剂量的有效范围内,并尽可能提高图像质量;e)介入人员应该结合DSA设备的特点,了解一些降低剂量的方法,比如采用小照射野、低频率脉冲透视等方法;f)加强DSA设备的质量保证工作,设备的球管与高压发生器、透视和数字成像的性能以及其它相关设备应该定期进行检测;g)临床介入手术时,介入医生需站在DSA床边操作,仅依赖于医务人员身着铅衣、机器自带的铅吊帘等防护设备被动防护。一般来说,床下球管机对医务人员的辐射剂量,由头、颈、胸至腹部呈现剂量逐渐上升的趋势,故操作人员除个人防护用品外,应着重考虑X射线机操作侧的屏蔽,该屏蔽要做到既不影响操作者的操作,又能达到防护目的,且能消毒。如:床侧立地防护屏、防护手术手套、床侧竖屏及床上防护屏、床下吊帘、床侧吊帘、床上防护覆盖板等。以上组合屏蔽防护措施的使用,能够有效降低介入手术医务人员的吸收剂量。 |
主办:连云港市生态环境局 承办:连云港市环境监测监控中心
网站备案号:3207050121 苏ICP备2023017687号网站标识码:3207000018
苏公网安备 32070502010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