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对连云港市三联化工有限公司年产1000吨2-氯-4-氟苯甲酸、1000吨对硝基苯甲酸、500吨SZ030、300吨SZ210及2500吨抗菌剂系列产品项目作出审批意见。为保
证审批意见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有关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5年9月19日-2025年9月25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联系电话:0518-85868035(政务服务大厅)
传 真:0518-85868035
邮 箱:lyghbkfc@163.com
通讯地址:连云港市凌州东路9号政务服务中心B035号生态环境局窗口
邮 编:222000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年产1000吨2-氯-4-氟苯甲酸、1000吨对硝基苯甲酸、500吨SZ030、300吨SZ210及2500吨抗菌剂系列产品项目 |
江苏连云港化工产业园区 |
项目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化工产业园区, 厂区总占地约116582平方米,本项目在现有厂内新建及改造建构物,占地面积约8245.73平方米,项目总投资412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800万元。 项目主要利用现有DCBC车间(5#车间)2147.37平方米改造,并新建车间四、辅助用房二、无人机柜间、泵房等3106.6平方米及罐组五981.76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形成年产1000吨2-氯-4-氟苯甲酸、1000吨对硝基苯甲酸、500吨SZ030、300吨SZ210、1500吨SE抗菌剂系列产品、1000吨SNE抗菌剂产品的生产能力。 |
1、废气 项目5#车间、四车间及罐组五产生的有组织废气分别经密闭管道收集后经“一级水喷淋塔+二级碱喷淋塔+树脂吸附”处理,非甲烷总烃、二甲苯、硝基苯类执行江苏省《化学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DB32/3151-2016)表1标准,颗粒物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2/4041-2021)表1标准;依托现有罐区一新增有组织废气依托现有1套“三级碱喷淋塔”处理,氯化氢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2/4041-2021)表1标准。项目非甲烷总烃、二甲苯和硝基苯类企业边界大气污染物排放监控浓度限值执行江苏省《化学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DB32/3151-2016)表2中标准;颗粒物、氯化氢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2/4041-2021)表3标准;厂区内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限值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2/4041-2021)表2标准。 2、废水 项目工艺废水依托现有三效蒸发器/MVR蒸发器脱盐处理,车间废气吸收水、冲洗废水、废气树脂脱附废水依托厂区现有污水预处理站“铁碳微电解+芬顿氧化+中和+高级氧化+中和絮凝沉淀”预处理,处理后的废水与纯水制备废除水、初期雨水、生活污水一并进入厂区现有综合污水处理站“UASB 反应池+接触氧化+缺氧池+曝气池+二沉池+混凝沉淀池+臭氧氧化+活性炭吸附(应急)”处理后达到园区工业污水处理厂(连云港东江水务有限公司)接管协议标准,经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后达标后排放至灌河。尾水执行《化学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32/939-2020)表2、表4标准。 3、噪声 加强噪声环境影响管理。项目噪声源主要为物料泵、循环泵、真空压缩机、风机、输送泵等,本项目通过采取合理布局、选用低噪声设备、加强设备维护、加强厂区绿化等措施控制噪声影响,厂界噪声排放需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表1中3类标准要求。 4、固废 废活性炭、脱附废液、废包装材料、MVR/三效蒸发废盐及残液、废水处理污泥,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处置。生活垃圾交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危险废物贮存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 5.地下水和土壤 项目实施分区防渗,做好5#车间、四车间、罐组五、初期雨水池、后期雨水池及事故池等重点防渗区防腐防渗措施,并采取措施防止跑、冒、滴、漏,避免污染土壤、地下水。加强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监测,建立完善的土壤和地下水监测制度,确保及时发现厂区渗漏情况并采取补救措施,减少对土壤和地下水的不利环境影响。6.环境风险 建设单位应及时完善环境风险防控及应急管理体系,制定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并开展演练,严格落实危险废物泄露防范等措施。加强环保设施及生产设备的定期检修和维护工作,完善环境风险“单元-厂区-园区”三级防控体系,加强应急物资配备及管理,严格执行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并开展演练,避免环境风险事故发生。项目设置1座有效容积1000m3的事故应急池、1座2000m3的初期雨水收集池。按照《关于做好生态环境和应急管理部门联动工作的意见》(苏环办〔2020〕101号) 等要求,对厂区相关环境治理设施开展安全风险辨识管控等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