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执法、错时执法,一改常态化环境执法模式
●成立专门监管危化企业的执法中队,定期排查环境隐患
●建立环境安全管理专家系统,提供应急技术支持
◆中国环境报记者 赵晓 通讯员 周颖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是华东重化工基地,开发强度大,环境压力大。面对严峻的环境监管形势,北仑区环保局从多角度、多方面牢牢盯住环境违法行为,走出了一条有特色的环境执法路子。
■查找问题办法多
由于以往的执法模式和执法心理早已被一些企业所熟悉和掌握,有时候执法行动会变得十分被动。针对这一情况,北仑区环保局采取“逆向检查”法。北仑区环境监察大队大队长张红枫对记者说:“今年6月,区里的污水处理厂来电话反映,几天来管网进水的悬浮物浓度很高,影响处理效果。我们就从市政管网的总管开始查,一路掀开30多只窨井盖,逆着那股污水的流向查看,很快确定了方向,最后找到了原因,是一家酿造厂擅自将预处理分离出的污泥重新和入了管网。”据介绍,那一个多月中,他们通过这个办法,查到了1家印染厂和2家酿造厂的违法行为。
其实,“逆向执法”就是改变执法路径。以往执法检查都从排污企业内部查起,先了解环评批复,再看治污设施运行情况,接着检查排污口,最后再看企业周边的环境质量状况。有时可能少个把环节,但顺序大致不变。北仑区则掉了个个,将从头查到尾改为从尾查到头:执法人员首先查看企业周边环境(包括内河、海域、市政管网)状况,再通过群众了解相关企业排污情况,然后根据线索用排除法确定违法企业,直至进行处罚。
“错时执法”是北仑区的又一环境执法模式。今年春节以来,由区环保局局长梁国林带队,对辖区内100多家环境敏感企业以及部分敏感区域进行了10余次“错时执法”。这种执法大多是在机关工作时间之外的凌晨、中午、傍晚、深夜等时段进行突击检查。对检查出的违法企业,区环保局除给予行政处罚外,还以曝光的形式要求企业公开道歉。实践证明,北仑区的这些做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提前监管措施新
2005年,北仑区环保局设立了重大项目监管科,以加强宁波市级以上所批新建项目的环境监管。5年来,这个科室对一些重大工程、敏感项目采取了派员进驻企业的做法。
2006年,投资170亿元的宁波钢厂落户北仑区。面对这家踌躇满志的大企业,区环保局派出6名工作人员进驻厂内,从工程建设到原料进厂、钢水出路,直到钢材出厂,实行全过程监管。他们的工作依据是国家法律和环评意见,工作方法是每日巡查和月度审核,一旦发现问题,就在当日情况汇报中向上反映,逐级上报。月初、月尾,他们将一段时间内查到的问题同厂方沟通,以保证各个建设时段不欠环境债。区环保局副局长余维波说:“虽然我们只是受上级委托进行监管,对这样的企业没有处罚权,但我们始终强化责任意识,牢牢盯住工程建设的每一步,从建设开始,至今投产两年多来,没有发生过令人头痛的环境纠纷。”按照有关部署,钢厂的焦化炉应当在投产两年后搬迁,区环保局紧盯不放,一次次督促厂方早做准备,并将其列入浙江省“811”新三年行动计划。今年4月初,钢厂焦化炉开始拆除,至6月底,主厂区的原焦化厂两根125米高的烟囱全部爆破。
■应急预防抢在先
作为身处重化工区第一线的环保部门,防止环境突发事故始终是区环保局丝毫不敢掉以轻心的一件大事,他们坚持把应急预防作为环境管理的重头戏。
今年,区环保局针对辖区内化工企业数量多、危化品运输量大等特点,提出并落实了“三个率先”,即:率先成立专门监管危化企业的执法中队,定期排查环境隐患,把企业“一案一池一阀”的落实和应急管理纳入日常监管;率先建成了“环境安全管理专家系统”,实现了隐患管理、应急响应、物资调度、技术提供等应急管理功能;率先培育了一支环境应急快速响应专业处置队伍和以相关骨干企业为主的后备力量,这支应急队伍由区固废处置有限公司承担技术主力,由相关企业提供各类专业人员、装备等后备支撑。余维波说:“由于是同行企业,一旦发生险情,能够迅速找到关键问题,采取针对性强的抢险措施,将大大提高我们事故应急的效率。”他认为,通过环保部门和有经验的专业企业相结合的新体制、新机制,必将增强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安全保驾护航的作用。
■消除“大户”手段硬
北仑区采取积极进取的姿态,敢于连续地“啃硬骨头”,全力以赴促减排,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对3家大型企业实施了关停并转。
宁波热电公司年煤炭消耗量达31万吨,是当地典型的排污大户,其二氧化硫排放量的削减直接关系到当地减排目标的实现。经过多年努力,乘着当地转型升级的深入,北仑区于去年底将这家公司关闭,拔除了当地主要的废气污染源,一举削减二氧化硫629吨。今年6月,区环保局又对另一家用煤大户——宁波明耀环保热电公司正式下达了为期3个月的限期治理决定,并依法提请区政府批准,如在限期内不能完成治理任务即对其实施关闭。考虑到这家企业年耗煤量高达35万吨,且炉外脱硫设施未正常使用,区政府目前已启动关停程序,同时加速供气替代工程的建设,一旦问题解决,立即予以关停。张红枫笑言:“人家拔的多是小烟囱,我们专拔大烟囱。”
今年8月,区环保局再度出手,对浙江善高化学公司下达了限期治理决定,同时提请区政府启动停产相关工作。虽然这家公司在国内赫赫有名,但随着城市规划的调整,公司凸显出卫生防护距离不足、设备老化、地面渗漏等一系列问题。区环保局本着对当地环境质量和群众健康负责的态度,正积极开展工作。另悉,与去年相比,北仑区今年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也持续加大,据统计,仅今年上半年的处罚款额就比去年全年的处罚额度翻了将近一番。